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🌌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》🐺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,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。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,我们要不断挖掘其蕴含的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价值理念、道德规范等多元价值,让文物活起来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。广大研究者要秉持开放眼光,以学术研究为支撑,以社会需求为动力,用更加丰富的研究成果阐释清楚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创造、价值理念、鲜明特色,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、文化情怀和文化自信。加强多学科协作,联合经济、法律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、科技、医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合作攻关,多角度、多维度深入揭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。广泛调动全社会力量,形成包括专家学者、文化爱好者在内的多维度、多层次研究网络,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蓬勃活力和时代风采。
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,既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核心特征,更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特色所在。今年是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15周年,认真梳理国有企业董事会在试点、规范和完善等不同阶段党组织地位变化的发展逻辑,有助于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国有企业的制度特征。,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和规矩意识。组织“讲政治守规矩严纪律”“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”等专题警示教育,开展“只有华融好,大家才会好”大学习大讨论。全面加强纪律建设,查处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,制定经营活动中防止利益输送、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文件,强化不敢腐的震慑,扎牢不能腐的笼子,增强不想腐的自觉,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。
(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),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“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”概念,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的观点。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,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。党的十六大提出“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”。党的十八大提出“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取得重大突破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,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”,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方向。
【編輯:叶恭子】
相关新闻
- 郑剑:“吾道一以贯之”的时代意蕴 2023-03-23 02:17
- 钱小芊: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2023-03-23 02:41
- 刘晨光: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的“中国方案” 2023-03-23 02:43
- 鲁洪生: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2023-03-23 02:31
- 李玉滑:为人民抒写 为人民抒情 为人民抒怀 2023-03-23 02:31
相关新发布
- 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2023-03-23 02:14
- 刘金祥: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的精神统摄 2023-03-23 03:11
- 方克立:儒学给人智慧 2023-03-23 02:59
- 冯天瑜:今日建设软实力强国的底气何在 2023-03-23 02:38
- 为文化自信注入时代内涵 2023-03-23 02:42